最新訂單:
新米節(jié):在每年農(nóng)歷的七月八日,要分別過兩次“新米節(jié)”。七月,早稻開始成熟,過第一次“新米節(jié)”。佤語叫“朋奧”或“波奧”。八月,稻谷大量成熟,第二次過“新米節(jié)”。它又稱“吃新米”,佤語叫“朋挺”或叫“奧瓦”。“新米節(jié)”這一天,主人早起準備好過節(jié)的雞、豬、牛肉,然后背背籮上稻谷地采新谷。路途中,注意聆聽動物的叫聲,如中途聽到麂子或角布落(鳥)的叫聲,就認為不吉利,馬上返家將過節(jié)的日子往后推。若無異常,繼續(xù)上路。采來的谷物獻在神臺前,用手把谷穗搓出谷粒,用鐵鍋炒干,舂出新米,撒些鹽巴獻在神臺片刻后煮成飯,再舀出來放上雞、豬、牛肉撒上鹽巴,獻在神臺上,請魔巴念咒語,意思是報請祖宗的亡靈回來吃新。保佑家人平安。若無魔巴在場,主人就對著神臺“啪”地咋一下嘴,表示祖宗已經(jīng)來吃過飯。敬過神的新米飯,一定要讓魔巴和家里的老人先吃,這是家祭的規(guī)矩。舉行家祭期間,不許外人進家門。主人讓自家小孩在門外“放哨”。如遇外人找,小孩就婉言拒絕進屋。祭禮儀式結(jié)束后,主人把門打開,把自家過“新米節(jié)”的消息向全寨人公開,邀請寨里人過“新米節(jié)”。絡(luò)繹不絕的客人帶著禮物來祝賀,熱烈歡度“新米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