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訂單:
福建日報報道 沿著石板路,兩旁的閩南民居依勢而建,東山縣銅陵鎮(zhèn)頂街,坐落于銅山古城,面朝大海,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蘊,近年來吸引了越來越多游客慕名而來。
今年9月,就在這樣一條古樸的小巷中,矗立起一幢白色的“造夢空間”——島語文創(chuàng)酒店,其閩南風格與現代藝術完美融合,頗具設計感。路過的古城居民覺得新奇,不禁駐足舉起手機拍照。
在屋頂上,筆者見到了鄭潤藝,他是該民宿的發(fā)起人之一。“之所以叫島語,是希望來這里的人能靜心聆聽海浪的聲音,傾聽這座小島的故事,也能相互訴說自己的故事。”說到創(chuàng)辦島語的初衷,鄭潤藝說是為了讓游客能在旅途中感受到“溫度”。
鄭潤藝是土生土長的東山銅陵人,從廈門大學美術系畢業(yè)后,他自駕入藏,穿越羅布泊,探尋神秘的南疆……四處游歷后,鄭潤藝心中泛起了對家鄉(xiāng)的思念。
從2012年開始,鄭潤藝就一直計劃創(chuàng)辦自己的民宿。“有情懷,有自己的調調,更多的是給遠行的人一種家的感覺,讓他們覺得不虛此行吧。”談起理想中的民宿,鄭潤藝腦海里漸漸有了清晰的方向。
隨著百年古街的“走俏”,老家的旅游市場大有可為。創(chuàng)業(yè)何必去遠方?抱著這樣的信念,鄭潤藝拉著他的大學同學林義回到了東山島。
島語文創(chuàng)酒店選址于原銅陵鎮(zhèn)第五小學。把廢舊的老校園改成民宿,這個令人興奮的主意把一群熱愛民宿與旅行的年輕人聚集到了這座美麗的島嶼上,他們成立了“游遇”團隊。一年的時間里,他們擼起袖子和褲腿,在工地上揮汗如雨,終于完成了酒店的建設。
眼前的島語亦真亦幻。庭院中,別出心裁的紙飛機和小船的造型,帶人找回童年的趣味。酒店的一樓保留了原先的教室,擺放進課桌椅后,成了公益講堂,延續(xù)小學堂的使命。“我們這個地方不單單是民宿,更是一個綜合空間,以后我們會定期從全國各地邀請有想法的人,來這里進行公益分享。”鄭潤藝說。
“我們現在最大的不足是經驗不夠,第一次接觸這個行業(yè),全憑著滿腔激情來創(chuàng)業(yè),常常會碰壁。”鄭潤藝坦誠地說,“我們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希望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我們,讓整條頂街都熱鬧起來。”為了號召更多的人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游遇”團隊在頂街入口的石墻上創(chuàng)作了涂鴉——“創(chuàng)業(yè)何必去遠方”。對于他們來說,一處民宿、一間閩南茶館,或者是一家有本地特色的手工藝小店,就能讓古街多些溫情。
“東山島這么美,我們要讓更多人認識它,感受到它的溫度。”鄭潤藝憧憬著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