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訂單:
古往今來,父母之愛子往往是不求子女的回報的,如果子女能夠孝順,那就足以讓他們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古時候關于孝順父母的故事不勝枚舉,元代郭居敬編錄的《二十四孝》,由歷代二十四個孝子從不同角度、不同環(huán)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合而成,帶給人們很多啟迪。
其中,黃香扇枕溫被的故事被人們廣泛傳誦。那個名叫黃香的孩子,在九歲的時候母親就因病去世,他是父親含辛茹苦地帶大的。自小看到父親為了自己的成長舍不得吃舍不得穿,還要每天為自己的生活操勞,黃香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于是,黃香總是會為父親分擔很多的家務,能夠自己做的事情絕對不給父親添負擔。黃香父親的身體也一直不太好,夏天睡在床上總是出汗,而冬天根本就睡不暖和,這可急壞了他。
為了能讓父親睡個好覺,黃香在炎熱的酷暑,就會拿個蒲扇幫父親把涼席扇涼了之后,并使蚊蟲遠遠地避開父親的帳子,再讓父親睡上去,有時候半夜爬起來還會給父親打扇,讓父親可以更舒服的睡覺。黃香深深地明白,冬天的寒冷是最難熬的,尤其是父親睡不暖就更加難熬,他每次都會幫父親睡暖了被窩之后,再讓父親睡進去。
后來,黃香扇枕溫床的事跡流傳到了京城,號稱“天下無雙,江夏黃香”。長大后,黃香任郎中、尚書郎、尚書左丞,又升任尚書令。黃香勤于國事,一心為公,曉熟邊防事務,調(diào)度軍政有方,深受漢和帝的重用。
后來,黃香出任魏郡太守,于水災時以自己的俸祿賞賜來賑濟災民。其子黃瓊、曾孫黃琬,都官至太尉,聞名于天下。
有詩贊曰:
冬月溫衾暖,炎天扇枕涼。兒童知子職,知古一黃香。
就這樣,黃香為父扇枕溫席的故事一代一代流傳下來了,讓我們每看一次都要捫心自問,我們對父母的孝順又做到了哪些呢?當我們抱怨時間不夠,精力不夠的時候,我們再來看看黃香的故事就會覺得自愧不如,真正的孝順其實就在于平淡生活中的細微關懷。
在白鹿原·白鹿倉景區(qū)忠孝廣場,來自于民間的藏品的望母閣,始建于明清時期,通體為木質結構,下端飾有磚雕。每一塊磚雕都是由手藝精良的匠人依據(jù)《二十四孝》的故事雕刻成畫,栩栩如生,人物造型生動活潑,為我們訴說著一個個感人至今的孝道故事,吸引了眾多游客的駐足緬古懷今。
不少游客在看過《二十四孝》雕刻之后表示,孝順之事無大小,只要用心對待父母,他們都會受到親情的溫暖。行孝要及時,莫等空嗟嘆。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送上時刻的關心,例如三天兩頭的電話問候,都是我們很容易能做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