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訂單:
陜西就是一個面食王國,老陜們最愛的食物就是面。陜西關(guān)于面的歷史文化非常悠久,陜西的面條制作工藝多樣,面條品種豐富,陜西人的祖祖輩輩也發(fā)明出了無數(shù)種面條的吃法,并且不同地方的面還各有特色,重要的是每一道都是令你垂涎欲滴的美味!御品坊美食特產(chǎn)館小編精心挑選了十大經(jīng)典陜西面食,讓你的陜西之行充滿誘惑的味道!
1、biangbiang面——面條像褲帶
陜西“八大怪”其中之一怪就是“面條像褲帶”,就是著名的biangbiang面。biangbiang面,因為制作過程中有biang、biang的聲音而得名,特指關(guān)中麥子磨成的面粉,通常手工拉成長寬厚的面條。
2、寶雞臊子面——酸辣勁爽
岐山臊子面最早始于周代,又稱“岐山鍘面”,面搟好之后不用普通的菜刀切而是用鍘刀的刀刃來把面“鍘”成兩三毫米寬的面條,制作時以大肉“臊子”(即肉丁)加豆腐、黃花、木耳,烹湯澆面而成。素以“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的特點而聞名遐邇。
3、禮泉烙面——最早的方便面
禮泉烙面被稱為世界上最早的方便食品。可加湯食用,亦可干吃。其特色吃法稱之為“泖”,即將面盛在碗中,反復(fù)用開水澆之。然后調(diào)上佐料,即可食用,佐料的調(diào)配比較獨特,用上等的豬油調(diào)和辣椒面,配以蔥花、韭葉、鹽及當?shù)蒯勗斓南愦住?/p>
4、彬縣御面——涼皮祖先
眾所周知,彬縣因大佛寺聲名遠播,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當?shù)赜幸环N美食比大佛寺的歷史還要久遠,那就是御面。御面有可能是最早的“涼皮祖先”,早在《詩經(jīng)》中就有關(guān)于這種美食的記載。這種沉浮千年的美味,隨著滄海桑田的時間流轉(zhuǎn),正在經(jīng)歷著一場自上而下的突破。御面,又稱玉面、淤面,是一種有別于涼皮的面粉特制食品。以其制作方法稱為“淤面”,以其色亮如玉稱為“玉面”,以其為宮中貢品而稱為“御面”。
5、戶縣擺湯面——陜西人的過橋米線
戶縣擺湯面有點像過橋米線。最重要的就是那碗老湯,越是陳年的越好,黑黑的醬油色,上面漂滿切碎的韭菜葉。吃時,夾一小箸面條,放入湯里擺一擺,然后再吃,故名“擺湯面”。
6、楊凌蘸水面——白薄筋光、油汪蒜辣
蘸水面是楊凌一帶有名的面條,一條有5厘米寬,一米多長,面白薄筋光、油汪蒜辣香、湯面分盆裝、越嚼口越香。楊凌蘸水面的面和湯是分開的,吃的時候從大面盆里夾出寬厚且長的面條拉到碗里的湯中,然后夾著面條一口一口地咬著吃,面勁道,蘸水濃郁入味。
7、耀縣咸湯面——耀縣人的早餐
咸湯面分為油面和堿面兩種,油面是熱面出鍋后拌上油晾涼后吃,堿面是熱面。咸湯面,咸辣出頭,筋韌爽口。碗內(nèi)生姜黃、蔥韭綠、油辣紅、豆腐白,色鮮而合諧,面筋光滑,湯香味濃,食后余香盈口,周身微汗,使人食欲大振,頓覺輕爽。清早食用一碗,能暖胃活血,有食療之功效。
9、韓城羊肉糊卜——麻辣鮮香
講究的是原汁原湯。先將蒜片、辣椒面、香菜略炒,再下羊肉片,加肉湯。最后放入切好的面餅絲,出鍋前澆入辣椒油,再烹以香醋。一絲一絲,甚有嚼頭。
10、藍田饸烙面——香而不膩 味道鮮美
用料考究、獨具特色,是一道已有千年歷史的風味面食。初以蕎麥面為面料,配以熟羊肉、蔥花及茴香、八角、辣椒、花椒、胡椒等熬制的羊肉湯,吃起來香而不膩,味道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