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訂單:
中共中央西北局紀念館聯(lián)合延安市南關小學舉辦了“我和我的祖國”愛國主題活動,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
“五一”小長假期間,陜西各對外開放文博單位積極推出特色鮮明、豐富多樣的展覽和活動,吸引民眾感受體驗陜西歷史文化。據(jù)統(tǒng)計,全省對外開放文博單位共接待觀眾628萬人次。
多家文博單位參觀人數(shù)實現(xiàn)增長 名鎮(zhèn)古村游成參觀亮點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共接待觀眾291887人次,同比增長20%;陜西歷史博物館45127人次;西安碑林博物館2.2萬人次;西安博物院11.3萬人次,同比增長220%;司馬遷墓祠紀念館16.6萬人次,渭華起義紀念館8.9萬人次,同比增長55%;延安革命紀念館8.8萬人次,同比增長18%;寶雞青銅器博物院4.5萬人次,同比增長25%;法門寺博物館5.8萬人次,陜西自然博物館3.6萬人次,照金革命根據(jù)地紀念館2.2萬人次,茂陵博物館2萬人次。
陜西歷史博物假期參觀情況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五一活動
西安博物院“五一”主題活動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體驗活動
司馬遷墓祠 古樂演奏
兵馬俑期參觀情況
碑林博物館節(jié)日系列活動
不少歷史文化名鎮(zhèn)和傳統(tǒng)古村落也成為觀眾參觀的亮點。佳縣白云山古建筑群12.8萬人次,青木川古鎮(zhèn)22萬人次,黨家村4.1萬人次;澄城堯頭窯3.1萬人次,山陽漫川關古鎮(zhèn)3.5萬人次,鳳凰古鎮(zhèn)3.6萬人次。
黨家村 內(nèi)傳統(tǒng)婚俗展演
青木川古鎮(zhèn)的快閃活動
多個新展吸引游客 互動體驗展現(xiàn)文物背后的故事
節(jié)日期間,除各館基本陳列外,以陜西歷史博物館“劍瓷龍泉--中國龍泉青瓷·寶劍傳承與創(chuàng)新展”“冶石為器--金屬文物修復展”、西安碑林博物館“余風激兮萬世--四川綿陽珍藏李白詩意精品書畫特展”、渭南博物館“東府夢華--何柳生美術作品及版畫制作工藝展”、漢中市博物館“尚善-陜西省望賢五人扇面書法作品展”、曲江藝術博物館“歐洲十字路口的印記--斯洛文尼亞珍寶”展等為代表的新展覽也成為公眾文化游的好去處。同時,在城鎮(zhèn)化建設、新農(nóng)村建設、移民搬遷中建成開放的社區(qū)博物館,也成為觀眾尋找鄉(xiāng)愁、擁有歸屬感的場所。渭南、安康等地新開放的社區(qū)博物館,平均每天都有近千人參觀。
蒲城清代考院博物館的科舉體驗活動
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 歡歌大舞臺
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紀念“五四”活動
延安革命舊址的研學活動
此外,不少博物館在節(jié)日期間開展了以“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五四青年節(jié)”、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紅色文化等為主題的教育體驗活動共計400余場次。如: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西安博物院的“勞動最光榮”主題活動;安康博物館、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的紀念“五四”主題活動;西安碑林博物館、漢景帝陽陵博物院、寶雞青銅器博物院、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司馬遷墓祠紀念館等的“尋文明根脈”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體驗活動;陜西自然博物館、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博覽園的科普類活動;寶雞周原博物館、鳳縣革命紀念館、蒲城清代考院、商洛市博物館等的研學活動;韓城黨家村、寧強青木川、山陽漫川關等的民俗表演及非遺體驗活動;棗園、寶塔山、西北局等革命舊址的紅色主題活動等都讓觀眾在互動體驗中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感悟傳統(tǒng)文明,增強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