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塔有什么傳說。雷峰塔為吳越國王錢俶因黃妃得子建,初名“黃妃塔”因地建雷峰,后人改稱“雷峰塔”。舊塔已于1924年倒塌,現已重建。雷峰夕照為西湖十景之一。那么關于雷峰塔有什么傳說呢,下面西安康輝旅行社為您介紹。
白蛇傳與雷峰塔
白娘子是西湖所接納的一具可愛的生命。雖然只是傳說,卻婦孺皆知,知名度遠遠超過許多真人?!栋咨邆鳌返膫髡f,由來已久,現存較早的定型文本,見《清平山堂話本》中的《西湖三塔記》。明代已有人將其編成戲曲,搬上舞臺。馮夢龍《警世通言》,又將其記錄整理,題為 《白娘子永鎮(zhèn)雷峰塔》。至此,故事基本完整,并與杭州西湖、鎮(zhèn)江金山寺等地名緊密相連,而不再變更。清代,戲曲、曲藝的作者根據當時流傳的民間傳說,進一步豐富《白娘子傳》的情節(jié)。歷代慷慨地把西湖、斷橋、雷峰塔奉獻給他,使西湖景觀上有了她的印跡,而西湖毫 無虧損,反而因此平添了特別明麗的色彩。她是妖,又是仙,但成妖成仙都不心甘。她的理想最平凡也最燦爛,只愿做一個普普通通的人,過著人世間的平凡生活。正因為她這一特殊的想法,使她成了傳說中最具親和力的人物。雷峰塔。在某種意義上,它名播萬里正是因為壓著白娘子。當《白蛇傳》中出現了雷峰塔后,一個悲愴的結局無可挽回地出現了。學者余秋雨說:雷峰塔只是一個歸結性的造型,成為一個民族精神的愴然象征。
雷峰塔雖然于一九二四年突然倒塌,但它仍在西湖十景中占著響當當一角。宋代隱士林和靖的“夕照前村見”“和宋末元初尹廷高的”“煙光山色淡溟蒙,千尺浮圖兀倚嚓,湖上畫船歸欲盡,孤峰猶帶夕陽紅”,為它千古傳唱。
但是正因為傳說中雷峰塔禁錮了白娘子,當它終于倒掉后,一批五四文化闖將不禁由衷歡呼,魯迅更是對之一論再論。雷峰塔的聞名,一般的說法是,它是西湖塔中的一組對景之一,它與北山的保俶塔在西湖風景布局中,同位于一條中軸線上,在雷峰塔未以塌前,西湖上曾呈現出"南北相對峙,一湖映雙塔"的美景。
金山寺與雷峰塔
在雷峰塔與白娘子的傳說中,人們忘不了那個以“衛(wèi)道士”自居的金山寺法海和尚。但為什么把遠在長江邊的金山寺拉到西湖之畔的雷峰塔旁呢?
根據馮夢龍《警世通言》中的記載,許仙與白娘子是到鎮(zhèn)江的碼頭邊開一家藥店后認識了金山寺的法海禪師的。由此,便將法海禪師扯進了這個傳說里。不過,馮夢龍筆下的法海似乎還是個“正面人物”,大有替天行道之意??赡苁菚r代進步的緣故,令人印象中的法海則完全是個壞事干絕的戲曲人物了。
金山寺在鎮(zhèn)江西北部的金山上,始建于東晉時期,寺內殿宇樓臺依山而建,向為我國佛教禪宗名寺。法海也據說確有其人。歷史上鎮(zhèn)江與杭州的聯系是相當頻繁的。金山寺有一副對聯:“適從云水窟來,山色可人,兩袖猶沾巫峽雨;更向海天深處,郵程催我,扁舟又趁浙江潮。”此聯的大意是說,剛從四川云霧迷漫的峽谷中飛渡而來,袖管上沾的巫峽雨水還沒有干透,又要向海天深處的浙江杭州趕去了,行色匆匆,小舟還得趁早去趕浙江潮。對聯中的“海天深處”指的就是浙江杭州。身處鎮(zhèn)江的古人為什么獨將杭州寫上去呢?據了解,宋明時,長江沿岸走水路的人凡是去杭州的,莫不以鎮(zhèn)江為中轉點、歇腳站。而當時以絲茶聞名的杭州已經盛極一時,各路商人爭著要來。行商們本來就是民間說書藝人“兜售”的對象,把客人熟悉的事物拉進說書的內容里,想來也就順理成章了。

杭州旅游_杭州旅游線路_杭州跟團旅游:http://www.enmey.cn/index.php/travelroute/getBySubCate/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