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訂單:
關(guān)于柏林墻的歷史
柏林墻與朝鮮半島上的“三八線”一樣,均為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的產(chǎn)物,又都為水泥所筑,可稱得上是歐亞大陸上的兩條“姊妹墻”。
建墻
柏林圍墻在1961年8月13日開始建造,一開始只是鐵絲網(wǎng),后來被大量換成真正的圍墻。東德稱此圍墻為“反法西斯防衛(wèi)墻”,但多數(shù)西方國家認為建圍墻的真正目的是禁止東德人逃入西柏林。
逃亡
在該墻建立后,有人采用跳樓、挖地道、游泳、自制潛水艇、熱氣球等方式翻越柏林圍墻,共有5043人成功地逃入西柏林,3221人被逮捕,239人死亡,260人受傷。
1961年8月15日,柏林墻已修建到最后一部分,它還沒有變成兩米高、頂上拉著帶刺鐵絲網(wǎng)的混凝土墻,而僅僅是鐵蒺藜的路障。19歲的東德士兵康拉德·舒曼頭戴鋼盔、肩背長槍大步躍過鐵蒺藜樊籬。這個瞬間被當(dāng)時在場的攝影師彼得·雷賓拍了下來,震驚了世界。1962年8月17日,18歲的東德人彼得·費查(Peter Fechter)試圖攀越圍墻,被東德士兵開槍射殺。當(dāng)時,有西方記者在場,東西兩邊的人民都看到他中槍,但沒有人施予援手,事件在冷戰(zhàn)時期轟動一時。他成為第一個因試圖攀墻而被射殺的人。
1979年一個夜晚,從東德一個家庭的后院升起了一個巨大的熱氣球。氣球下面的吊籃里裝著兩個家庭——兩對夫婦和他們的四個孩子。這個氣球完全由這兩個家庭花了數(shù)年的時間手工制成,逃亡者操縱熱氣球一下升高到了2800米以上的高空, 20多分鐘的飛行后,他們安全落在西德領(lǐng)土。
倒墻
1989年11月9日,新東德政府開始計劃放松對東德人民的旅游限制,但由于當(dāng)時東德的中央政治局委員君特·沙博夫斯基(Günter Schabowski)對上級命令的誤解,錯誤地宣布柏林圍墻即將開放,導(dǎo)致數(shù)以萬計的市民走上街頭,拆毀存在了28年零3個月的柏林墻,整個德國陷入極度興奮狀態(tài)。此事件也稱為“柏林圍墻倒塌”,雖然圍墻不是自己倒塌,而是被人為拆除。當(dāng)時的柏林人爬上柏林圍墻,并且在上面涂鴉,拆下建材當(dāng)成紀(jì)念品。11個月后,兩德終于統(tǒng)一,成為“柏林圍墻倒塌”后的最高潮。
歐洲旅游線路_歐洲旅游報價_西安到歐洲旅游:http://www.enmey.cn/index.php/travelroute/getBySubCate/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