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訂單:
說到西安,除了古城、兵馬俑外,美食更是令人贊嘆。第一次來西安的人,想必都會被浩浩蕩蕩的各類夜市所震撼,連再深的巷子里,再簡陋的小店里也有饕客專程尋來,一碗羊肉泡饃、幾串烤肉、一瓶啤酒便是最道地的西安宵夜。
老孫家羊肉泡饃不可不嘗,賈三灌湯包子不可不去,定家小酥肉又怎可漏掉……這些是早就在旅行計劃里的西安小吃名角。泡饃是土生土長的西安吃食,在當?shù)厝说纳罾铮^對是必需品。不過真正的西安人卻很少在“老孫家”吃泡饃,畢竟過多的游客讓這里多少有了太過商業(yè)化的味道,坊間小店才是西安人的最愛。羊肉泡饃地道的吃法是先用手把饃掰碎后放在碗里,交給服務員,用夾子夾上號碼,送往后廚。你還得告知服務員你的口味要求,之后后廚的師傅會在饃上澆羊肉湯,撒上香蔥。掰饃是最有講究的,饃講究質地緊密,這樣泡在湯里才不會立即粉化成一堆面糊,但是掰起來卻是很費勁的。掰的塊大了,是不好吃的。因此,在一些老店,據(jù)說廚師看到送進來的饃過大是會不高興的。
西安夜市美食
肉丸糊辣湯是受到河南糊辣湯的啟發(fā)開發(fā)的一種大燴菜。湯中的配料十分豐富:牛羊肉丸、圓白菜、胡蘿卜、土豆、西葫蘆,一口下去,口感實實在在。湯的味道以咸鮮為主,吃的時候要配上一個厚厚的陀陀饃,掰成塊扔進湯里,然后連同肉丸和湯一口送進嘴里,千萬別忘了澆上油潑辣子。
吃完這兩樣后,如果你還有肚子的話,可以試試柿子餅。這可不是北京人常說的那種把柿子晾干了做成的柿餅,而是用新鮮的柿子和糯米粉混合,里面包上豆沙餡,再用油煎熟的一種小吃。西安賣黃桂柿子餅的店鋪攤點很多,做法大致一樣:幾個火爐子上放著一口平底的鐵鍋,鍋底平淺,就像煎鍋貼一樣,為的是每一個柿子餅都受熱均勻。制法也不難,把去蒂剝皮的火晶柿子肉用籮網(wǎng)濾成柿子漿,與面粉和成軟面團,包入黃桂漿、豆沙一類的餡料,拍壓成一個鼓狀的小圓餅,待鍋底的油燒至六成熱時下入,兩面翻轉著煎成棕黃色就可以出鍋了。柿餅要趁熱吃才好,否則會覺得油膩。
說鏡糕是小吃,不如說是西安人從小吃到大的零食。鏡糕隨流動三輪車而走,現(xiàn)蒸現(xiàn)賣。攤主會在小籠屜里塞滿糯米粉,再加上果脯、青紅絲、核桃仁等各色配料,最后淋上玫瑰醬或桂花醬。吃時,用竹簽扎一塊,蘸一點白糖、芝麻或其他佐料,咬一口,綿軟香甜。很多賣鏡糕的攤主都有些年紀了,即便游客只是隨便看看并不買,他們也不是那么在意,仿佛能把這古老的技藝流傳下去便也足夠了。
歷史文化厚重的西安建筑
推薦行程:
先游兵馬俑博物館,然后是鐘樓和鼓樓。如果上城墻的話,上面可以租自行車環(huán)城墻騎行。游覽完城墻從南門下來,路東便是書院門,在書院門古文化街逛逛,沿街行走即可到達碑林博物館。書院門旁邊是西安著名的酒吧一條街。
西安美食地圖
1.大麥市街回民風味小吃街
回民街可以說是西安當之無愧的美食聚集地,雖然有淪為游客聚集地的嫌疑,但能在幾條巷子之內將西安具有代表性的美食一網(wǎng)打盡,也算是一樁美事。
2.北廣濟街回民風味小吃街
這里是西安回民風味小吃比較集中的地方之一,其中老馬家甑糕王(麻家什字東北角205號)的甑糕是西安著名小吃之一,許多人大老遠跑到這里就為了能吃上熱乎乎剛出籠的甑糕。
糖葫蘆
3.北院門夜市
緊臨鐘鼓樓廣場,地處繁華鬧市區(qū)。每天晚上燈光璀璨,游人眾多,生意自然紅火。小吃中最著名的是平娃烤肉、賈三灌湯包子、水盆羊肉。
4.大皮院夜市
當?shù)厝顺Hコ燥埖牡胤?,出名的是一真樓小吃、王家餃子樓、一品齋小吃、四寶樓小吃、老七烤肉、老鐵家牛羊肉泡饃、老劉家粉蒸肉、小賈甜食店(酸梅湯、醪糟)、穆薩砂鍋、老童家泡饃館、定家小酥肉、文謙托托饃、賈家托托饃、馬家羊雜羔等。
5.東新街夜市
西安市內規(guī)模較大的一個夜市,比較特色的有常記小吃、常記麻辣燙、金安涮牛肚、小六烤肉烤魚、小李家包子館、老羅家炒菜、謝記砂鍋米線、安家餃子、長壽麻什等。
6.南稍門夜市
西安市規(guī)模較大的夜市之一,每到夜晚,整條街燈火通明,李老大砂鍋米線、小四川麻辣燙、胖嫂烤肉烤魚、王記涮鍋等總是座無虛席。
7.建西街夜市
各地風味小吃,有砂鍋米線、麻辣燙、鍋貼、餃子、炒菜、大排檔、烤肉等。
8.南院門夜市
這里的水盆大肉和西林春牛肉拉面最為著名,廣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