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訂單:
盛滿牛羊肉泡饃、臊子面和揪面片的大海碗,不僅包容了西安的特色美食,也代表著西安人豪爽大度的性格。昨日記者在北院門、大車家巷等西安特色餐飲店比較集中的地方發(fā)現(xiàn),代表老陜熱情的大海碗,有時也成了一些人的“負擔(dān)”。
中午,記者在北院門一家泡饃店遇到了廈門來的大學(xué)生小彭,她和兩個同學(xué)利用寒假時間來西安旅游,她們來之前在網(wǎng)上查過旅游攻略,得知北院門附近西安小吃比較集中,因此特意趕來嘗嘗。
她們每人要了一碗優(yōu)質(zhì)牛肉泡饃,可當(dāng)服務(wù)員把盛著泡饃的碗端上來后,小彭和另外兩個朋友卻驚呆了:“這一碗實在太多了,剛才我們已經(jīng)一人吃了一個鏡糕一個柿子餅了,這怎么吃得下呀!”
無奈,面對自己面前大碗里的泡饃,她們只能慢慢吃,不過最終,每個人還是只吃掉了半碗左右。“對我們女生來說,就算之前沒吃鏡糕和柿子餅,這一大碗,也實在吃不下了,又沒辦法打包,看著被浪費掉的泡饃,真挺沒辦法的。”小彭的同學(xué)說。
北院門附近的大部分外地游客都表示,自己到這兒就是奔著小吃來的,“來西安哪能不吃羊肉泡饃呢,不過這一碗確實太大,我一個小伙子吃一碗就很飽了。”游客小劉說。
記者走訪了解到,像泡饃、臊子面、揪面片一類的西安特色面食,基本是用大碗裝盛,這種延續(xù)了多年的傳統(tǒng)已經(jīng)變成了一座城市飲食文化的特色,但是對飯量不大的人而言,這種老陜熱情的象征也在變成浪費糧食的無奈理由。
商家游客支招
特色小吃 做成小份發(fā)售更合理
記者了解到,北院門附近的泡饃店大多使用的是大碗,不過在一家灌湯包店,記者也找到了用小碗裝盛的泡饃。“來我們店的客人主要是吃包子的,有些人會順便點一些泡饃或其他面食,之前我們也是用的大碗,但后來發(fā)現(xiàn)客人根本就吃不完,便換成了小碗了,價格也適當(dāng)調(diào)低了一些。”店老板蘇師傅說,“其實我覺得其他泡饃店也可以考慮換成小碗,或者出售小份,對于飯量小的人或者女士而言,傳統(tǒng)的大碗,確實有點兒多。”
另一家泡饃店的馬老板說,據(jù)他觀察,一些外國游客點餐的方式要更合理一些,“他們一般是兩個人要一碗,點烤肉的時候要得也不多,一樣只要一兩串,相對來說,國內(nèi)游客一般要泡饃是一人一碗,烤肉也是一要一大把,普遍來說都會剩下,其實我們也提供空碗,如果吃不了,是完全可以兩個人吃一碗的。”
已經(jīng)連續(xù)三天來北院門吃飯的游客周先生說,西安的特色美食樣式很多,但是很多時候只要一碗泡饃或一碗面就吃飽了,他連續(xù)三天來,也是為了多吃幾樣,“我以前去成都,覺得那里的一些做法很不錯,他們把當(dāng)?shù)氐奶厣〕宰龀尚》?,然后按套出售,一套四十多塊錢,有十幾個品種,每一樣都能嘗到,分量還剛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