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訂單:
由于年久失修等諸多原因,山陽縣“程五老爺墓園”亟待保護。昨日,當?shù)匚墓懿块T表示,墓園所在村委會目前未上報規(guī)劃維修方案,他們會予以督促。
山陽縣讀者近日向本報反映,稱高壩鎮(zhèn)有個建于清代的官老爺墓園長滿荒草,還有村民把廁所建在了高大的石碑旁。昨日,記者來到高壩鎮(zhèn)涼水井村,繞過幾座民房后,在兩戶村民房屋的中間看到樹立著的三通高大的碑,碑高約六米,頂端鏤空雕刻有二龍戲珠的圖案,中間有“圣旨、誥封、皇清”等字樣。
記者看到,有一座廁所緊挨著第一通碑,石像底座也已破損,中間第二通碑頂端圖案已毀壞,碑上的字跡模糊不清,第三通碑底座一部分更是被村民蓋房時緊緊地壓在了下面。距離三通碑不遠的地方,不足兩米的墓上長滿了荒草。“這是程豫和夫人的合葬墓,已經(jīng)不成形了。程豫很有名氣,當時這里的人都叫他程五老爺,在清朝時當過大官,據(jù)老輩人講以前整個村子的地方都是人家的墓園,有許多石碑,由于年代久遠,很多東西都不見了。”一位年長的村民說。
據(jù)當?shù)匚奈锊块T介紹,程豫及夫人合墓冢是山陽縣1981年6月公布的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墓冢包括光緒皇帝誥授的三通碑。另外還有一通清代花翎碑位于高壩鎮(zhèn)金山寺村,是程豫的大兒子程功銓的墓碑,立于清光緒丁亥年,用青石雕刻而成,兩處文物保護單位具有較大文化歷史價值。山陽縣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按照文物法規(guī)定,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由當?shù)卮彐?zhèn)負責管理,但由于多種原因造成了墓園的現(xiàn)狀。”該工作人員表示,文管所多次和村鎮(zhèn)聯(lián)系召開保護會議,簽訂文物安全協(xié)議,村上提出自行保護,但到目前并沒有上報具體的保護維修規(guī)劃方案,對此他們將予以督促。
相關鏈接
據(jù)《山陽縣志》記載,程五老爺,名豫,字立齋,家中排行老五,山陽縣高壩人。幼孤事繼母極孝,剛直嫉惡,篤志勤學,于咸豐丙辰年(1856)考中進士,后歷任知縣、州官、山西按察使司按察使,四川布政使等職,為官清廉,政聲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