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訂單:
“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這句廉潔為官的箴言很多人都耳熟能詳。昨天,陜西省首家以中國古代廉政文化教育為主題的廉政教育基地在碑林博物館成立,您在這里就能看到這塊“官箴碑”。
在陜西省紀委、西安市紀委的指導下,碑林區(qū)依托碑林博物館,對館藏陳列的上千方蘊含忠、孝、仁、義、禮、智、信、廉等思想內(nèi)涵的碑刻藝術(shù)品,通過梳理、分類和總結(jié),提煉出了“民本”“公廉”“勤儉”“修身”“孝治”五類主題。
這些從西漢到清代的碑刻,全面展示出中國古代文明中優(yōu)秀的廉政文化遺產(chǎn)。在此基礎(chǔ)上建立的西安碑林廉政教育基地,主要面向廣大黨員干部開放,使參觀者在感受傳統(tǒng)文化魅力的同時,接受廉潔從政教育,推動反腐倡廉建設(shè)。
歷代的石碑中可以找尋到廉政思想的印跡,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當屬第五展室中的官箴言碑。“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則民不敢慢,廉則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從這短小精湛的三十六字箴言中,強調(diào)了“公”和“廉”的重要性,也詮釋了為官之道在于廉、在于公。公則生明,社會安定;廉則生威,政通人和,提醒為官者更應(yīng)該加強自律。
據(jù)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這則官箴碑的作者為明代霍州學正曹端,西安碑林博物館所珍藏的石碑則是清代陜西延綏道顏伯燾請長安知縣張聰賢重加摹刻的版本。在碑林大大小小石碑上的書法作品,反映著社會生活中人們向往的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