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訂單:
秦始皇陵坐落在西安以東35公里處的驪山北麓,是中國歷史上人工修建的氣勢最為恢宏的帝王陵墓。隨著兵馬俑和彩繪銅車馬的發(fā)現,人們對秦始皇陵的關注與日俱增。不少人都發(fā)出疑問,為啥不發(fā)掘秦始皇陵,使豐饒的埋藏重見天日,使無價之寶吏放異彩?
的確,秦始皇陵可謂是一座地下宮殿。據中國歷史文獻記載,秦始皇陵地宮很深,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地宮中不僅有模擬的宮殿臺觀,文武官員形象,而且墓室頂部有天文星宿圖像,下有模擬的自然地理概貌,有機械傳動的水銀,以象征江河大海中的水,還有用人魚膏做成的蠟燭點燃等。還說,由于陪葬品極為珍貴豐富,為了防止有人盜墓,設置了機關暗器。秦二世在埋葬秦始皇時,不僅令無子女的宮女為之殉葬,而且為了防上泄露地宮之秘,不待修造宮室的工匠出來,就封閉了墓門。當時被埋進去的工匠計以萬數。如此神秘的地宮為何不盡快發(fā)掘以解秦始皇陵之謎呢?這主要是因為,地宮結構復雜,至今沒有搞清,而且很多技術問題,也不能解決,若倉促發(fā)掘,會造成嚴重破壞。
據現在勘測的資料表明,秦始皇陵分為地面上的巨大封土和封土下的地宮兩部分。封土是經人工夯筑的,現高50余米,底邊南北長350米,東西寬345米,地宮上穴南北長 515米,東西寬485米,總面積達249755平方米。地宮四周均有 4米厚的宮墻,宮墻用青磚包砌起來,并且在地宮東、西、北三面發(fā)現了若干個門道。秦始皇陵究竟有多深, 目前只鉆探到 26米,仍然是夯土層。要發(fā)掘這樣規(guī)模巨大的地下陵墓,必須先要修建一個長寬各600米的頂棚,若不建頂棚防雨、防曬、防風,地下建筑則難以完美保全。建這樣的大棚,目前國內的技術力量還達不到。另外,秦始皇陵地下水位高,距地表16米就見水,而大量的地下建筑都在16米以下,如發(fā)掘時沒有大型抽水、排水設施,會使整個地下宮殿被水淹沒。再者,發(fā)掘秦始皇陵工程浩大,需要投入巨額資金,這也是一個問題。
但隨著科學的發(fā)展,秦始皇陵的發(fā)掘之日總會來到,那必將又是一個空前的世界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