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訂單:
馬上就要過年了,大家這兩天都在忙著采購年貨。春節(jié)期間哪些食品最受咱老陜的歡迎?老陜過個春節(jié)究竟要花多少錢?這些錢又花在了哪些地方了呢?來看記者的調(diào)查。
上午十點,記者在西安西大街一家臘牛羊肉老字號門前看到,有數(shù)百名消費者已經(jīng)在這里排起長長的隊伍,有些消費者甚至天沒亮就在這里排隊等候。
西安市民:我早上六點四十到這排隊。
同樣,春節(jié)期間,為了吃得舒心,不少消費者也早早來到朱雀水果批發(fā)市場,購買水果。而在陜西省體育場年貨會,記者看到,前來購買年貨的人絡繹不絕,有的還拿著小推車。
西安市民李大爺:干貨買得比較多,買得肉比較多。
西安市民謝大爺:主要是肉食,蔬菜沒買呢,花了大概600多。
記者從年貨會主辦方了解到,這幾天,干果類、熟食類的食品最受歡迎,白酒類消費與去年相比下降20%左右。記者隨機采訪了一些消費者,大多數(shù)人都沒有仔細算過買年貨的花銷,但粗算一下,怎么也得千元以上。
西安市民汪女士:重頭就買吃的,在家就吃飯,還買穿的呀,買衣服買啥,反正啥都買,見啥買啥。
記者:大概有多少?
西安市民汪女士:呀,也得好幾千吧。
西安市民謝大爺:我退休工資4000多呢么,我在外邊還上班呢,過年我花個2000多塊錢就夠了,就夠了。
西安市民閆先生:過個節(jié)現(xiàn)在四五千塊錢吧,就買這些吃的,平平常常的要用的東西。
與西安本地居民相比,一些在陜西工作的外地人除了這些花銷之外,過年來回的交通花費也是一筆不小的數(shù)字。家在桂林的許女士今天帶著男友白先生來到咸陽機場,打算回老家過年,兩人光來回交通費用就要兩千多。
記者:過去給壓歲錢總共得花多少錢?
白先生:四五千塊錢吧。
記者:這些特產(chǎn)花了多少錢?
白先生:這是我爸爸買的,我也不知道花了多少錢,人到禮到就行了,不在乎花多少錢。
過節(jié)期間,最開心的莫過于孩子們,不僅有新衣服穿,還有紅包可以收。大人呢?只有送紅包的份。記者在西安街頭采訪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春節(jié)期間,光送出去的紅包已經(jīng)占到不少人節(jié)日花費的三成還要多。
在陜西省體育場附近,記者隨機采訪了幾名小朋友,去年春節(jié)期間,收紅包收的最少的也在千元以上。
小朋友:1000多,最多1700。
記者:那你這個壓歲錢收了都干啥了?
小朋友:買書,還有學校課外時間活動。
小朋友:兩千三千多吧。
記者:都用來干什么了?
小朋友:買衣服,買書,交學費。
雖然有家長指導,孩子們的壓歲錢大多都用在學習等用途上。但是,面對記者采訪,很多受訪者表示,紅包已經(jīng)在無形中成為一種節(jié)日壓力。
西安市民徐先生:支出最大的就是家里置辦一些年貨,跟紅包吧。
記者:(紅包)大概得花多少?
西安市民徐先生:具體沒算,2000多吧?,F(xiàn)在這過年壓力都挺大的,收入決定的吧。
西安市民王大媽:紅包反正得4000吧,那我一個孫子1000,倆孫子2000,我媽是再高一輩的,她也得給上2000。
西安市民閆先生:大概得一兩萬吧,因為家里有老人啊,孩子呀,要買些衣服什么的,這些東西花得比較多一些。紅包的話,要親戚朋友再加上同事,應該得5000快錢。
記者:有壓力沒?
西安市民閆先生:有壓力,肯定有壓力。
閆先生春節(jié)花費一萬多,光紅包就得5000元,占到三成還要多。采訪中,一些市民表示,節(jié)日期間,隨份子、同學朋友間的宴請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平時大家都在忙著工作,好不容易節(jié)日期間大家聚一下,不去實在說不過去。
西安市民段女士:紅包要是小孩的話,認識小孩多了就挺多的,禮金結婚的現(xiàn)在基本上朋友都是500,500塊錢左右。挺有壓力的。
西安市民劉先生:聚會有高中的,有初中的,還有大學的,有時候攢到一起的話,基本上就是四五千快錢吧。也不是很必須,但是有時候同學都給你發(fā)消息,你不去覺得不太好,所以覺得過年壓力也比較大一些。
采訪中,部分受訪者表示,雖然紅包和宴請已經(jīng)成為節(jié)日的壓力,不過這種事情還是量力而行為好。